看了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的著作「一個人的經濟」。
這書以日本社會為例子,指出現今的成熟市場,「家庭」這名詞已不再只限於已婚或有小孩的二人以上作為單位,越來越多人選擇單身,因此,一人也可成為家庭。而消費模式也漸漸由集體變為個人,而往往這些一人家庭都是較有品味及消費力較高的人仕。
在日本,已有很多針對一人家庭的消費者,而設計出一人份量的物品及服務,作者認為這是成熟社會的未來趨勢。可惜,這本書的後半部份忽然變了奏,由談論個人消費而變為談論開發新興市場及尋找人才,完全偏離了主題,令我有點失望。
關於「一個人的經濟」,在針對個人服務方法,香港跟日本仍有很大距離。在食這方面,香港很多食肆尤其中式酒樓,連二人枱也欠奉,一人或兩人去飲茶很多時候被迫與陌生人搭枱,因此,當經濟走下坡時,酒樓就是最先倒閉的食肆。西餐廳也不見得很尊重單身客,有些餐廳的晚餐menu只有二人及四人套餐,是暗示不歡迎單身人仕嗎?旅遊服務方面,Package都是最少二人同行,一人往往要付多近一倍價錢。
懂得尊重個人空間也是文明的表現,既然不婚是趨勢,離婚率也高,單身客應該更值得重視,希望香港的生意人多留意這群具潛力的消費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