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Q – 一起喔噢的那些年

Loading

Icq

玩了”LINE”才一個月,又來了另一個「新」的社交iPhone app, 就是早已被人遺忘的ICQ。

都是「那些年」惹的禍,令我們不斷地回憶十多前的年少回憶,致令ICQ忽然在短短幾日間復活起來。想起來,我都應該算是第一代玩ICQ的人,我第一個ICQ號是6個位的,那時大約是1996年,Internet剛在香港普及,很多人開始試用不同方法在網上跟朋友及陌生人通訊,除了ICQ外,我記得還有Netmeeting及各種chat rooms.

最早期的ICQ不能用視像通話,又不能傳相片,也不能放頭像,只能用文字溝通,因此產生了很多ICQ語言,例如886, cu等。那時很多人都不喜歡或不敢用真名作nickname, 於是產生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,現在回看都覺好笑。那時每當在網上認識新朋友,我都習慣先在ICQ聊一聊,大多是交換一些個人資料,身高體重樣貌職業等,其實看來半真半假也半信半疑,但估下猜下都是一種樂趣,很多虛擬的戀愛便由此發生,有時每聽到「喔噢」時,會心跳加速,希望是自己心儀的人給我訊息,但虛擬始終是虛擬,不久當發現對方不是自己想像的樣子時,戀愛的感覺便很快消逝。有時ICQ談久了,也會約出來見面的, 但往往首次見面時,就是友誼的終結,大家已沒有幻想及期待了,於是又會繼續在ICQ找尋下一個對象,青春的日子就是這樣過去了。

後來,ICQ被MSN所取代,傳送相片及視像通話變得更方便。近年有了facebook, Twitter, 微博後,所有日常生活都能輕易地分享,對於陌生朋友來說,一打開facebook已得知你的性格脾氣生活習慣,如非有特別要求,還需要約會嗎? 科技發達了,分享方便了,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又遠了,或許是這原因,我們都懷念過去寂寞時,陪過我們解悶的一班不知名的ICQ netfriends吧。

ICQ的Apps其實並不特別好用,但對於從九十年代開始上網的群眾來說,它就是時光機,能引領我們回到那些年,回憶一起追過的男孩女孩。但今日再打開手機的ICQ時,大部份舊人已不再online了,還在玩的,除了本身的熟朋友外,有人第一句傳給我的message竟然是”Hi, Sorry, who are you?”, 大家已忘記了對方。網上聊天最好不要太認真吧!

 

新增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