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電影】The Lady (昂山素姫)

Loading

從八十年代至今,一提起緬甸,就會想起昂山素姫,而見到昂山女仕的照片,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和平、民主、自由等字眼,也因為這些聯想而令我好奇去看這部電影「The Lady」(昂山素姫)。

電影由「這個殺手不太冷」(Leon)的法國導演Luc Besson執導,並由楊紫瓊飾演昂山素姫。故事雖然由1947年昂山父親逝世揭開序幕,但戲中昂山素姫的事蹟實則是由1988年開始講起。那時的昂山已是兩子之母,跟英國籍的丈夫一家四口住在倫敦,因母親病重才回到老家緬甸,並開始一歩歩推向從政之不歸路。

命運並不能選擇,假如昂山素姫不是緬甸將軍兼領袖的女兒,她可能甘於做一個普通的中產婦女,相夫教子之餘又以寫作作興趣,可惜她身不由己要成就亡父的愛國大業,才迫不得已地犧牲自我的幸福。電影可幸地沒有刻意去神化她,只是平實地描述一個有背景的普通女人,爭取普通人需要的民主自由公義。

這樣的人物和題材,本應可給予導演很大的發揮,但可惜導演似乎只是想紀錄一堆事件,而沒有細膩地描寫這個傳奇女人的性格,令戲中的昂山素姫變得平面而欠立體感,儘管楊紫瓊演得神似,又刻意減磅以更似昂山真人,但電影薄弱的舖排及微細的張力,令昂山素姫欠缺了神釆,實在非演員之罪。

除了人性描寫不足外,電影寫情也薄弱。可能導演太大野心,既想講緬甸的歷史事件,又想講昂山素姫跟丈夫的愛情,結果兩頭唔到岸,歷史事件交待不足又支離破碎外,昂山夫婦感情又寫得不夠細膩,令我感覺這夫婦關係有點疏離,到最後的生離死別戲便顯得牽強。

從另一個角度看,這電影其實是一部淺白地探討自由民主的戲,不求高深,不認識昂山素姫的觀眾,只要認識或渴望自由,都應該看得明白。也許在法國導演的眼中,自由根本就是顯淺的東西,只是有些國家連這簡單顯淺的東西都不肯交給人民呢!

 

The_lady1
The_lady2

 

楊紫瓊在戲中的造型跟昂山素姬真人比較, 又真的神似, 替電影挽回很多分數.

 

新增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