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(少年自讀日記)- 歲月輕狂

Loading

The_perks_of_being_a_wallflower_8

青春片不等同偶像劇,《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》 (港譯:少年自讀日記),不是《American Pie》( 美國處男) 之類的青春愛情片種,也不是《那些年》,而是一部頗有深度講關於成長的懷舊青春片,懷八十年代的舊,正是卡式錄音帶的年代。

主角Charlie(Logan Lerman演) 是一名很內向的少年,沉默寡言的他只愛看書和寫日記,從來沒有朋友。直至升上高中, 遇上一對反叛的兄妹Patrick and Sam,兩人令Charlie漸漸變得較為開朗。哥哥Patrick (Ezra Miller演)是個反斗攣攣少年,妹妹Sam(Emma Watson演)則反而較為世故,Sam的獨特個性也引發Charlie 的暗暗傾慕,同時透過三人的交往,一直壓抑在Charlie心中的童年傷痛得以從潛意識中浮現上來。

電影由小說原作者Stephen Chbosky親自執導,總有點自我投射的意味吧。而演員方面,Logan Lerman演內向少年Charlie,那種內在的恐懼,和跟精神對抗的痛苦,演繹得相當不錯。Emma Watson已不再是Harry Potter系列裡的小女孩Hermione了,現在她成熟得可獨當一面,由早熟的她飾演世故的少女Sam可謂駕輕就熟。而Erza Miller,月前才看過他主演的《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》, 似乎他那邪邪地的眼神,頗適合演一些狂野的角色,無論上一部的殺人狂,及今次這部的反叛同志,都很攝人。

我很喜歡這電影的格調,主角Charlie眼裡看到的畫面,似夢還真,表達得既含蓄又令人有想像及思考。這戲也不算是校園片,在學校的戲份不算多。雖然主角們都屬於問題少年,但電影對他們的問題只是輕輕帶過,並不是深入討論他們的「問題」,而重點是表達出所有童年傷痛都只是暫時,是可以克服而走出陰影的。

 

而電影又以內向少年的角度看學校,這點就令我有所共鳴。當一般大眾提起中學舊同學時,總是認為年少認識的朋友仔是最真摯最長情的友誼,其實並非必然的。對有些人來說,可能根本不想記起校園,更不想提起那班沒多交流的同學。有時我們懷念起讀書時期的種種,可能並非因為那時真的過得很開心,而是因為現在成年時交不到一些能交心的朋友吧。

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,請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:  YFL 生活博客 

Advertisements

Instagram: kelvinyfl
Instagram

 

 

Advertisements

新增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