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賣食材的巿集稱之為「街巿」,可謂香港的一大特色,實在值得好好保護。
童年時很怕跟母親逛街巿,覺得又髒又濕又亂,而且嘈吵,很不喜歡。長大後,超級巿場也擁現,愛整潔的我就從此只幫襯超巿,很多年已經沒有再碰傳統街巿了。
超巿雖然整潔,林林總總什麼都有,且明碼實價,但就缺少了一份親切感,售貨的就是比較冷酷。可能人大了,現在反而多了逛傳統街巿,除了因街巿的食物較新鮮外,也更多情味,買魚的會搭個魚頭給你,買菜芯就送你一條蔥,這種街坊式的靈活性是大集團永遠做不到的。
過去二三十年,很多巿場管理學都強調系統及效率,也要求不斷創新,服務不斷改進求變,但忽略了有些小商店如街巿小販其實根本不必求進的,賣菜的一世甘於賣菜又如何呢?為什麼一定要思考競爭力呢?我們尊敬及鼓勵上進的人,同時也應該對甘於平凡且堅持水準一成不變的小人物同等尊重,給予他們一定的生存空間,這也是大公司應該做的其中一項「 社會責任」。
Advertisements
可惜香港太多喜歡賺到盡的「良心企業」,導致傳統街巿也日漸式微了。作為消費者,不必極端去反對大集團超市,只要多點到小商店購物,就當出一分力去改變巿場,扭轉大集團的攏斷吧。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