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在大都巿的我們,「貧民窟」好像離很遠,或者大部份人只在紀錄片中看過有關貧民窟的報導。在我成長的年代,香港也有木屋及徙置區,市區內大小天橋底都會瞓滿露宿者,我童年時覺得這是平常事,但九十後的年輕一代港人,可能對此情景感到陌生。有否想過自己身處的地球,有十份一人一直生活在貧民窟裡呢?
國際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,最近就跟NOOR圖片社及Darjeeling制作社在合辦了名為「城市求生」(Urban Survivors) 的多媒體展覽,展出在名攝影師鏡頭下的貧民窟,揭示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。拍攝的五個城市為肯尼亞的Nairobi、南非的Johannesburg 、巴基斯坦的Karachi、孟加拉的Dhaka以及海地的Port-au-Prince,並在香港的太古廣場及太古城中心分兩階段展出。
相比真正的貧民窟,香港人就算幾窮,已很幸福了。所以團體揀選在高貴的大型商場內舉行這圖片展,正正就是要讓城市人知道,在弱肉強食的社會,貧窮就在你身邊。身處豪宅門立的繁華港島,貧窮是否一種諷刺?
在圖片展開幕晚上,無國界醫生的香港主席范寧醫生也在場,向出席者講解救援的點滴。范醫生去年曾經去過海地,參與大地震之後的救援。在展覽場上,我也問他在如此混亂環境,怎樣面對情緒波動?但他卻不覺情緒是什麼一回事,因他一向已鍛鍊得心理質素質比較強及冷靜。或者如他所說,如不太冷靜的人,根本不適合擔此重任。正所謂逆境自強,在愈混亂的環境下,人自然就會發揮到他們的潛能吧。至於怎樣看待貧民窟居民,或許我們不應用富裕社會人仕的角度,以「好慘」去形容居民。窮慣的人並不覺得慘,他們會覺得這是命運,只要能夠健康地安全地生活,其實已經很幸福了,可惜健康和安全對很多人來說郤是一種奢侈品。
展覽會圖片剪影:
太古廣場展覽地
Dark City 南非Johannesburg
攝影師: Pep Bonet
Super Highway 巴基斯坦Karachi
攝影師: Alixandra Fazzina
Kibera 肯尼亞Nairobi
攝影師: Francesco Zizola
Kamrangirchar 孟加拉Dhaka
攝影師: Stanley Greene
Martissant 海地Port-au-Prince
攝影師: Jon Lowenstein
「城市求生」圖片展詳情如下:
南非、巴基斯坦、肯尼亞
展覽地點: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L1
展期: 12-21/10/2012
孟加拉、海地
展覽地點: 港島東區太古城道18號太古城中心地下
展期: 26/10-1/11/2012
想知道更多有關「城市求生」圖片展的資料,請瀏覽以下網址:
http://www.msf.org.hk/urbansurvivors/#.UHlZ3G_MioY
鳴謝: 無國界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