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誕前的天氣,沒有想像中的寒冷,只是清涼,所以很適合跑步。 但也因為時涼時暖,所以特別容易染上傷風感冒。 我仍強迫自己每星期一次一小時的戶外練跑,另外在健身房就每次跑三十分鐘。 跑的時候,除了聽歌外,也盡量去思考,分心會令跑步的時間較為容易過去。
關於寫跑步日誌,我承認靈感是來自村上春樹2008年的文集《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… 》。 村上先生在書中紀錄了他多年來,參加過的其中幾次馬拉松比賽的過程,舉行的地點包括紐約、雅典、北海道等。 他也用了頗多篇幅談及關於長跑與寫小說之間的微妙關係。 我不是小說家,也未能像村上先生般,做全職作家及馬拉松跑手。 但我也頗認同他在書中說的一些跑步的觀點。
「從以前開始就對以別人為對象的勝負之爭,不太起勁。」
我也是,並不代表我高傲,而是每個人的體質、性格、背景和經歷都不同,怎能比較呢? 人家能在二十歲便拿長跑冠軍,或三十歲賺了千萬,定有他們的原因,不該妒忌,要比就跟自己比,所以我的對手從來只有一個,就是自己。
「我一面跑,只是跑著,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著,反過來說,或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的。」
我不能空白地跑,跑時總會想東想西,或者我距離村上那種「長跑式空白」的境界還很遠。 我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,未必是很深入或學術性的思考,只是單純的思考,有時會想太多,要學習的就是專心地做一件事,而不思考其他東西,訓練專注力,對寫作應該有好處的。
「跑步有幾個優點,不需要同伴或對手,也不需要特別的道具和裝備。」
跑步可能是最簡便的運動,當然,要豪花一點的話,可以買一對很酷的跑鞋及運動裝,但這些都只是附屬品。 而我認為跑步真的不要同伴,我不習慣跑步時聊天,怕會洩氣。 既然跑時都戴著耳機,孤獨一點也不緊要,長跑根本就是孤獨的。
村上也會利用長跑來去保持身型體態,如果我說運動是為身材,不要說我膚淺,外表之重要是世界的共同價值觀,我甘於膚淺,而且透過運動而得到美好身段,是一種成就,也是我的目標。
待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