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戲院看電影《Jobs》(港譯: 喬布斯),都是因為慕Steve Jobs的大名而來,電影由1974年他的大學時期,講到2001年的iPod 發佈會為止,沒有提及iPhone ,可能是避免成為蘋果公司的宣傳片吧。
戲拍得略嫌平淡和穩陣,過程大部份是平舖直述,跟傳奇主角賣的創意背道而馳。尤其是開首,拍得好爛,只見到一個看似有夢想的青年在大學校園時而沉思時而溝女,鏡頭一轉就去了印度,但並沒有說明他有什麼啟發,下一場戲卻見他在公司大吵大罵,且這類無論故地發脾氣的場景,在往後也不斷穿插,但心內戲的描述就點到即止而已,究竟Steve Jobs是有躁狂症,還是有些原因導致他經常發狂,就不能在這電影中理解。
如果你想知道Steve Jobs的管理概念和作為大企業的領導的風格,對不起,你會對他失望。戲中的喬老板不是管理學的典範,更根本不是一個好領導,他並不特別聰明,不懂跟人溝通,對下屬要求苟刻,疑心又重,且不重情義。他唯一有的是想像力,還有反叛的心,因此能招攬一些跟他一樣性情古怪的人合作。Steve或者不算是什麼天才,但郤實在是一個癲才,對自己的事業瘋狂地熱情,不顧一切去捍衛自己的信念。
戲中的Steve獨愛Bob Dylan,或者他心底裡都只不過是一個渴望被理解的簡單平凡人。看完戲,我不期然望望自己的iPhone ,一切運作暢順,明白蘋果產品的理念,就了解Steve Jobs這個人,就是單刀直入,簡單直接。
Advertisements
Ashton Kutcher的造型確實跟Steve Jobs 頗相似,而Ashton今次的演出雖然還未到影帝級般細膩,但已大為進步,令人眼前一亮。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