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四月起,因緣際會地當了雜誌的旅遊飲食記者,由最初的Freelance作者,現在又變成了全職。一切都因博客而起,可說是作為Blogger的一個轉捩點,終於將工作與興趣連在一起了。入雜誌社幾個月來,見識的人和事都很多,留待日後一一細訴。
我這自家網站甚少寫中國的旅遊和飲食,而加入雜誌社,就多了機會讓我認識既近還遠的中國。工作的第一期,就是撰寫以廣東中山為主題的旅遊特輯。 而中山恰巧是我母親的故鄉,小時候經常聽媽媽說中山的事,可惜我們在中山早已沒有親戚了,這城市對我來說,就是既陌生又感觸的地方,這次去中山,除了工作外,也是一次尋味之旅,從中可會找到久違了的媽媽影子呢?
中山市的孫文西路步行街,仍保留著很多嶺南特色建築,可惜現在被太多俗氣的連鎖店和招牌所掩蓋了,這條街都可說是保育的反面教材,只保留了沒有靈魂的軀殼,內裡的文化一概抹走。
來到中山,一定離不開去吃中山菜。提到中山美食,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起石岐乳鴿。事實上,石岐乳鴿以肉厚和香脆馳名。而中山的名菜又何止石岐乳鴿,還有脆肉鯇魚和腐皮等。
問過一些當地人,要一次過吃盡中山所有的名菜,石岐佬中山菜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餐廳地方寬敞,又設有仿照小艇的獨立房間,別緻而彷如置身中山水鄉的河畔。
石岐乳鴿
來到石岐,儘管有禽流感的陰影,仍不能不吃石岐乳鴿。據石岐佬的店員說,餐廳採用只有四週歲左右大的乳鴿,為求令乳鴿肉質鮮嫩,避免肉太硬太霉。至於紅燒乳鴿的調味料,通常會包括八角、生抽和老抽等。而要分辨紅燒乳鴿有吃否,除了看是否皮脆肉嫩外,我就會咬開鴿頭,如果裡面的腦漿軟淋淋的話,表示乳鴿燒得恰到好處。
鮮制香麻腐皮
餐廳安排了在客人面前制作其中一些著名小吃,例如腐皮、煎堆和沙溪扣肉等,就來看看腐皮怎樣做。
先將磨好的豆漿放進鋼盤內,開動蒸氣後,烘大約10分鐘,工人便小心翼翼地把最外面一層薄薄的腐皮掏出,並掛在鋼架上,讓它變得稍硬後,新鮮的腐皮便制成,灑上芝麻和醬油後,再放碟子上蒸一會,一碟香氣撲鼻又軟滑的香麻腐皮就煮成了。
小欖鯪魚球
中山的小欖鎮,最有名的是鯪魚球,也著名出產菊花,因此正宗的小欖炸鯪魚球除了放入蜆蚧汁外,也會加入菊花瓣,所以吃的時候有陣陣花香味。不過,現在的小欖鯪魚球已經好少用菊花了,一般都改用生菜包,仍保持一份清新的香味。
沙溪扣肉
別以為扣肉一定是很肥膩,用燉的方法去煮扣肉,放入芋頭和梅菜作配菜,出來的效果是皮軟肉滑,郤不太油膩。
冰鎮黃鱔
黃鱔魚肉多刺少,用冰鎮的方法就可以令魚肉變得爽滑而又帶一點韌度,口感非常特別。
中山菜給我的感覺是很平易近人,有濃厚的家庭菜感覺,真的令我想起媽媽在世時,在老家煮飯的樣子,或者中山菜就像我媽媽的性格一樣的踏實和低調,也在一直影響著我的做人處事方式。
石岐佬中山菜館
地址: 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康華路36號
電話: (86) 0760- 8870 77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