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五收工後,跟兩個朋友去中環Happy Hour,那酒吧是很多年沒有踏足過的,早已人面全非,感覺很陌生。
坐了一會,我們又在討論去哪裡吃晚飯,朋友見天氣開始微涼,建議吃煲仔菜,還說要吃西環最出名的坤記煲仔小菜。我真的感到慚愧,曾經在西環住了四年,郤竟然未幫襯過坤記。可能在西環住時,類似的平民菜館也不少,所以不會刻意去吃某一間,現在離開西區七年後,竟然專程回去吃煲仔飯,真的不可思議,或者這就叫做「隔離婆仔飯焦香」。
週五晚上,坤記客人滿瀉,我們等了大約15分鐘才可入座。到這類大排檔,就不要介意坐路邊座位,且天氣微涼,可以無拘無束地談話,實在是挺好的。席間跟朋友談起有關生活品味的問題,提到他有某位外國回流的友人,嫌茶餐廳太污和有點低檔,不屑坐在這類食店吃飯咁話。其實飲食習慣,是否要跟身份和地位匹配呢? 我喜歡高級餐廳的優雅,也喜歡平民化的茶餐廳,去任何地方吃飯,都無損我的個人品味,就正如我寫任何題材,我都是用自己的風格一樣。那些介意茶餐廳污的人,其自我形象或許並不高,需要一些外在的東西例如地方和衣著去令自己看似高貴一點,有點可悲的。因此,我都學曉了坦率自在的生活態度,只要忠於自己,去什麼地方都沒問題。
話說回來,坤記的煲仔飯又真的很令人回味。我們三人點了兩個飯,分別是「油鴨田雞煲仔飯」,和「臘腸滑雞煲仔飯」。
油鴨田雞煲仔飯
臘腸滑雞煲仔飯
煲仔飯看似每家都一樣,實則好味的分別在細節上,尤其是飯。我喜歡吃到有飯焦的煲仔飯,很多菜館煮出來的飯焦都比較硬,及成塊狀的。但坤記這兩煲,飯焦不單只香,而且脆得來鬆化,就像吃米通一樣的口感,比米通更脆及爽口。而兩款飯的料都煮得剛剛好,料材的香味跟飯味融和在一起,令我們吃得很滿足。
除了煲仔飯外,我們也點了坤記的招牌「豬骨煲」,湯放了適量的胡椒粒,味道香濃而不會過份地鹹。這煲的材菜豐富,有我喜歡吃的枝竹、大量雞腳、粟米、香蔥,當然還有豬骨。
渴著湯,吃著煲得軟綿綿的豬骨和雞腳,身體變了好和暖,且有點熱,但吃得很開心,這種開心是在高級餐廳Fine Dining不能媲美的。遲些待天氣冷一點時,我想再來吃過,再感受這種溫暖。
坤記煲仔小菜
地址: 香港西環皇后大道西263號和益大廈地下1號舖
電話: 2803 7209
One though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