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s Misérables(孤星淚)- 革命成功前的悲慘世界

Loading

les_miserables-scaled1000

對於《Les Misérables》 (港譯: 孤星涙)這部改編自雨果文學巨著的歌劇,我很想吹噓自己曾經在某年在London和New York看過 ‘Les Mis’(歐美人對這劇的俗稱),可惜我沒有看過,不能炫耀,也沒法比較各版本的分別。

單從電影的角度去看,《孤》片未算十分出色,有些場景例如革命的打鬥和騷亂,只是草草交待,而描述兩個男主角的恩怨及一對年輕戀人的愛情也欠細膩。 但製作方面,確是一部色彩斑斕而戲情尚算緊湊的史詩式電影。 這戲的音樂也做到濃厚歌劇感,但是始終歌劇跟電影是兩回事,如果導演肯刪減一些「歌唱式的對白」,而以真對白或畫面代替,相信會令電影更加流暢。

在我眼中,孤星淚這電影吸引我的主要是兩個元素: 革命和音樂

旗幟高舉 群眾聲討

電影的故事背景大概可分為兩部份,前半部描述法國大革命後的君主復辟,人民生活艱苦,男的偷,女的娼,人民無奈地要活在悲慘世界中。 後半部,下一代漸長成,年青人不甘活於封建制度裡,渴望自由,藉著將軍的逝世,發起佔領廣場,展開抗爭,而政府就以槍砲鎮壓,使得廣場血流成河。

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, 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?

以上描述的情節,或許會感到似曾相識,不只二百年前的法國,套於現代的其他地方,也不時發生類似的事件。 不過,法國人民還是幸運的,他們最終也獲得自由。但是,有些地區的人民,仍然活在沒有自由和人權的「悲慘世界」,事件明明發生了,郤不能寫在歷史上,不知道要等多幾多世代,才有真正的民主自由。

I Dreamed A Dream

話明是歌劇改編的電影,當然戲中每個演員也要不停的唱。 兩大男主角中,演慣人狼的Hugh Jackman ,今次飾演下半生為贖罪而活的Jean,唱功出色得令人眼前一亮,能唱能演,全片的氣勢從頭到尾都由他而帶起。 相反,飾演警官Javert的Russell Crowe 就顯得遜色,棄用歌劇角度去評,以音樂電影來說,他唱得其實合格有餘。 只是身旁一大班配角,實在唱得比他出色太多了。

年輕主角方面,Amanda Seyfried (飾演孤女Cosette) 表現一般,反而飾演她戀人Marius的Eddie Redmayne就很搶鏡。看戲的時候都覺得他很面熟,翻查資料,原來去年在《My Week With Merilyn》 中的斯文副導演就是他。

至於Anne Hathaway ,她飾演孤女Cosette的母親Fantine,為生活而被迫為娼,戲份不多。她在戲中唱的名曲「I Dreamed A Dream」,正是講述她首次接客後的痛苦心情,那種顫抖的哭腔,我認為是全片歌唱部份中最精彩的一幕。

Advertisements
anne-hathaway-les-miserables-fantine-scaled1000

《Les Misérables》的名曲,除了「I Dreamed A Dream」外,我最喜愛的是「On My Own」,片中由Samantha Barks主唱,也頗動人。

Advertisements

新增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