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過兩年渣馬十公里賽,開始嫌路程有點悶,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,今年便決定報名半馬拉松,即21km,比十公里要跑多超過一倍。雖然近半年也有練跑,但從未真正跑過21km,練習時最多只跑到15km就停下。不知從哪裡來的自信,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完成比賽,或者是對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有信心吧,我並非為成績而跑,也不會跟任何人比較,自己set目標,希望在兩個半鐘內完成就滿意了。
今年半馬有四個比賽組別,我揀第三組,早上9時半開跑,不必天未光出門,還可以在家吃個簡單早餐。
比賽日早餐:朱古力、香蕉、低糖豆漿
準時8點半到達尖沙咀,在九龍公園徑(近喜來登酒店的天橋上)寄存行李後,便在附近拉拉筋,然後往彌敦道的等候區準備。
9點半從彌敦道美麗華酒店附近起跑,好快便要遠離大街,走到佐敦海濱跑上公路,由九龍站到奧運站,再跑至葵涌貨櫃碼頭,便折返。
這段路還算跑得輕鬆,斜坡不是太明顯,而且每隔4km便有補給站,供應水和香蕉,可以趁機停一下。
到達西區海底隧道時已經差不多跑到14km,即三分之二路程,最困難的路段就在此處至上環,彎路和斜路也多,這時我也感到雙腳很疲累,所以這段路我大部分是在步行的。
捱到中環時,沿途便開始有市民和遊客在路邊打氣,有觀眾就自然跑得落力點。其中,最感到人情味的地點在金鐘,一眾「村民」預備了小食,非常落力地打氣。
最後兩公里,由灣仔海傍,穿過天橋,經駱克道進入銅鑼灣鬧市,此時已接近中午,旁觀的市民眾多,氣氛也高漲,令我不得不忍著疲累而作最後衝刺,終於完成了共21km的賽程,手機App顯示的時間為2小時30分,我盡了力,心滿意足。
渣馬確有很多地方要改善,首先是路程,大部分是遠離大街,九龍區至少應該跑至旺角彌敦道,香港區連中環市區都沒有經過,沒有跑街的樂趣。
亦不能只怪責田徑總會,覺得事不關己兼嫌你阻住地球轉的香港人仍為數不少,要佔領主要街道大半天的話,無人投訴就奇。
另外,垃圾也是個問題,明明有垃圾桶,有些跑手仍然將焦皮和紙杯四處亂拋,香港人的公德心仍有待改進。
跑完今次半馬,應該暫時不會在香港參加任何比賽,我會考慮在外地參賽,感受人家的氣氛,跑得快定慢於我從來不重要,最重要是我仍然會繼續跑,因為距離我人生的終點還是很遠很遠。
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,請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: YFL 生活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