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個小孩的校長 – 常為你鼓舞

Loading

五個小孩的校長

有一類電影最催淚,就是關於小孩和老師,皆因人人都經歷過求學,你未必記得幼童時上幼稚園或小學時的所有事,但總有些事令人不能忘懷,亦總有至少一位老師影響過你的生命。因此,「春風化雨」的題材本身已容易引起共鳴。

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又並非單單一套小孩或校園片,而是關於人、情和社會,透過楊千嬅飾演的呂麗紅校長和五個小女孩,反映香港社會的畸型育制度和逐漸變質的價值觀。電影拍得十分平實,並沒有刻意催淚,但卻自然地感動觀眾。楊千嬅亦演得平實,但我認為未夠細膩,精采的演出就落在一眾資深演員身上,繼有吳耀漢、吳浣儀、馮碎帆、姜浩文、劉玉翠、秦煌等,通通都恰如其份,又混身是戲,而五位小女孩亦表現自然和純真。戲本身拍得流暢,故事亦完整,要挑剔的話,就是飾演校長丈夫的古天樂,角色發揮不大,對於他追求建築上的夢想刻劃不深,而他對妻子由不支持到全力支持,當中的改變亦欠缺詳述,但這點仍沒有影響整部戲的可觀性。

五個小孩的校長3

説説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吧。主角呂麗紅 (片中改名為呂慧紅),原本在名校小學擔任校長多年,見盡許多蠻不講理的家長和無辜的孩子,在意興闌珊下,決定辭職準備提早退休。偶然得知元朗元岡(電影改為元田)幼稚園因收生不足而面臨殺校,並以只有$4500的月薪聘請校長,她在見過僅餘的五名學生後,便決意擔此重任,幫助這班貧窮的小孩子繼續就學。她不但打動了學生及其家長,最後還感動了附近居民,成功收生而免除殺校的危機。

電影以上述事蹟作藍本,加入戲劇元素,例如小孩家庭苦況,和呂校長患病等情節,當中亦包含許多值得反思的社會議題。畸形的教育制度,生產出怪獸家長。而不公的土地政策,就衍生了地產霸權和扭曲的價值觀,受害者是戲中這間破舊的學校,就好比一個被遺棄的社區甚至城市。而五位小孩,都是來自貧窮家庭,亦有南亞裔,又全是女孩,正是弱勢社群的縮影。如果你有為片中小孩而流淚,你又會否同情這個社會入面被欺壓的小市民呢?

戲中有一幕,小孩問家長有什麼夢想,大人想了很久才答得出。陳百強的作品「渴采」(或稱鼓舞),在戲中反覆播放著,正是播給成年人聽的,在八十年代曾經追逐夢想的一代香港人,到中年後為何不再追夢,而且還阻止下一代去追尋他們應有的夢想,回頭聽這首1980年的歌,你會否感到羞愧嗎?

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,請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:  YFL 生活博客  

Instagram: kelvinyfl

Instagram

新增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