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香港 / 中菜】米芝蓮二星香宮換主廚,張師傅炮製什麼模樣的中菜?

Loading

在剛公佈的2018年港澳米芝蓮指南當中,九龍香格里拉的中菜廳香宮繼續穩守兩星地位。不過,之前掌管香宮的主廚莫傑強師傅早前已回到新加坡老家,只擔任香宮的顧問。而主廚一職,則換上張浪然師傅。

張師傅亦是甚具經驗的,曾擔任香港賽馬會的中菜總廚。來到米芝蓮兩星的香宮,未知會帶來什麼樣的火花? 早前我就率先來到香宮試菜,領教一下新廚的手藝。可以肯定的說,張師傅的風格跟莫師傅大不同。

這晚吃了七道菜,全是張師傅的創作菜。

前菜四小碟為千絲黄金百花丸、 蒜泥茄子、 蔥汁帶子、 清酒南非鮮鮑魚

依舊保持香宮那種精緻中菜的風格,雖然主打粵菜,但在食物中加入了其他地方菜的風味,蒜泥茄子就是一個例子。四款食物有濃有淡,適宜先由淡吃起,我就會先吃鮮而清甜的蔥汁帶子,最後才吃帶微辣的蒜泥茄子,那樣就可以在一驟間吃出鮮、炸、爽、辣和咸的滋味。

香宮的燉湯一向無得彈,這晚的「松茸海底椰螺頭燉雞」同樣是足料足到有點過份,螺頭和雞是必勝的組合,松茸和海底椰則加添香氣和清甜。

這道「脆帕爾瑪火腿錦繡星斑件」給我一種幾強的會所菜觀感,切得較厚較大件的星斑件,跟以往香宮的小巧甚為不同。而湯汁也偏向較稠,較貼近傳統的粵菜,只是加了脆帕爾瑪火腿便另有點錦上添花的意義。

「甜梅菜焗雞」又給我幾家庭小菜的感覺,梅菜這食材看似平常,但其實只要配搭得宜,要上大枱是完全無問題。配上雞件和醬油,更令雞肉增添不同的甜味,而那種甜度又是適中的。

「米湯鮮花蟹肉浸豆苗」除了清、還有鮮和滑,正如中和之前兩道菜的濃味。

張師傅的風格在這道「原個番茄和牛崧炒飯」表露無遺!

大蕃茄以菜徑做頂,打開後原來是和牛崧炒飯,看似簡單小菜,其實手工很多而且紮實,蕃茄也結實而久久不倒下,我個人好有興趣知道做法,但我又怎會做得好過大廚呢! 另外,依然覺得好有家庭菜的感覺。

張師傅似乎很喜歡用水果做食材,這客甜品拼盤也充滿著水果,旁邊的燉蛋布丁反而成為點綴!

每次去香宮晚飯,最後都有其Signature甜點架,今次也不例外,這樣的晚飯才完滿吧!

兩位主廚的風格真的截然不同,莫師傅以往菜色的創作很多,既傳統又有時加點法式精緻。第一次吃張師傅的菜,感到他頗注重實在的手工,同時給我親切的家庭團聚菜的感覺。沒有哪個比較好,只是不同,對香宮和食客都是好事,期待張師傅更多的新菜!

溫馨提示: 以上菜色需要預訂!

 

香宮Shang Palace

地址: 九龍尖沙咀麼地道64號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地庫1

電話: +852 2733 8754


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,請關注Facebook專頁:  YFL 生活博客 

Instagram: kelvinyfl
Instagram

 

新增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