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2015年跑完渣馬半馬後,便說過放棄在香港參加長跑比賽了,於是開始向海外進發。繼去年三月參加了巴黎半馬後,去年底報了名參加下個月(二月中)的日本京都全馬。既然在港都要練跑,又未參加過「全城街馬RunOurCity」的「九龍街馬」,不如參加一次,就當作全馬前的操練吧!
「全城街馬」是屬於社會企業,於2013年成立,以推廣跑步為目的,尤其會資助青少年跑步運動項目,當然我這些中年人都可以參與。
其實我都參加過他們舉辦的「康宏圖騰跑2014」,雖然那次只是16公里,但要跑上山,比半馬還要吃力得多。
今次參加的 「AXA 安盛香港街馬@九龍 2017」是全城街馬的其中一個年度重要項目,規模一年比一年龐大,雖然還能未去到全馬的42.1公里,但今年已開展至32公里的賽程,而我則參加半馬21公里的比賽。
半馬比賽分精英組及挑戰組,個人的報名費為HK$ 350,去年十月底報名。精英組的參加資格需以2016年個人最佳時間2小時或以下,並以年齡來劃分。我個人從未跑過2小時以下,只能參加挑戰組,即不分年紀及沒有奬項的,橫掂都攞唔到奬,只在乎參與,唔緊要啦。
比賽前兩個星期已取了跑手包,內有大會紀念Tee、號碼布、穿梭巴士乘車劵、香港街馬嘉年華入場劵,以及一本大會場刊。
比賽起點在啟德郵輪碼頭,早上六點前便要去到該處,幸好大會有免費穿梭巴士,但仍要好早在美孚站上車(開車前30分鐘到達),所以幾乎冇得瞓,凌晨四點九便要到達指定的集合處上車。
這天的天氣都幾熱,早上仍有22度,在等候區就感覺清涼,但之後跑起上來會好熱,所以我褲袋內自備一條毛巾仔,以備抺汗用。
在等候區,開跑前有萬人熱身運動,氣氛很高漲。
早上7時25分準時開跑,為時3小時,超時便沒有奬章,我希望在兩小時30分內完成啦。
開跑時剛剛是日出,看著太陽升起,人都份外醒神。
半馬路線:
起點和終點都在啟德郵輪碼頭,先沿觀塘繞道經過牛頭角的海濱道,然後折回去九龍灣工業區,再在九龍灣海傍一直跑至觀塘apm外面,再折回去牛頭角、德福花園對面及九龍灣運動場,最後再跑回啟德郵輪碼頭。
這次在沿途拍照不多,一來想注重跑,二來又怕手機冇電,所以只是拍了幾張。
大會邀請了一些年輕音樂人在中途幾個街站表演,為跑手打氣。
每隔4至5公里左右有補給站,除了有水外,還有香蕉和朱古力糖,見到有人食魚蛋,但我就沒有拿取。而到了終點後,每人有一支飲品,以及益力多,補充益生菌。
我跑得比較慢,今次亦比平時練習時更慢了一點,手機App紀錄的時間為2小時38分,總算在大會規定的3小時比賽時限內完成。
仍可獲大會頒發完成獎牌,跟大會Tee一樣,奬牌以「九龍皇帝」的字體為設計藍本,頗有紀念價值。
由早上10點開始,終點的啟德郵輪碼頭開始舉行「香港街馬嘉年華」,有本地獨立樂隊組合表演,還有免費Massage、攤位遊戲及彩繪Workshop等。
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,跑步時消耗了大量Energy,要及時補充返呀!
這次的九龍街馬順利完成了,對自己在不久未來參加全馬加了支強心針。
至於這個賽事的安排,相比渣馬,九龍街馬規模細得多,亦並非國際級賽事,尤其比賽路段的規限較大,有些路段很窄,多次出現「塞人」的情況,被迫停低。而且有部份路段跟32公里重疊,然後又分開走,感覺混亂,我懷疑有人會走錯路。不過,好處是整條跑道的斜道不算多,跑起來不會太吃力,但因天氣太熱,仍令人感覺很虛脫。氣氛方面,無論比賽中或終點的嘉年華,九龍街馬明顯比渣馬輕鬆許多,如果能更接近民居就更好。
大會官方網站: kowloon.streetathon.hk
Facebook: Streetathon at Kowloon
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,請關注Facebook專頁: YFL 生活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