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記: 自著作《吃破世情》出版之後,有朋友問會否出第二本書,我表示想找到好的主題才寫,或者將來會在這本書中抽出一些題目獨立成書也未定。這本書中,其中一個我想深入研究的題目是「食極唔肥」,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但身邊都不乏這類食好多但又keep到美好體態的朋友,有人說是天生不易肥,亦有說是有秘訣的,如果是後者,實在值得鑽研。
(以下文章將收錄於小弟2019年新書《吃破世情》內,香港各大書店現已有售!)
「你個仔生積吖?」
這句說話是細個時,經常聽到週圍的師奶跟我阿媽常說的話,有些人確實真的關心當年那個小男孩,有些則只是語帶相關地諷刺你這家人窮,暗示「你阿媽冇俾飽飯你食」。
的而且確,我小時候瘦得好厲害,成條藤咁,真有點營養不良的樣子。但是,家裡供應的食物向來沒有缺少過,從未試過有一餐食唔飽的。而我的食量其實並不算細,晚上有時可以吃兩碗飯,有湯飲的晚上,就會至少飲兩碗湯,又會吃湯渣,郤總是像個黑洞般,食物唔知去咗邊度。
「食極唔肥」是自細一直困擾我的煩惱,真不知幾想做個肥仔。肥胖於我成長的八十年代並不太受歧視,反而給人可愛的感覺,男仔長胖就可以扮惡嚇人,而我這個瘦骨仙就沒有這個本事了,打又唔夠人打,只能扮文質彬彬的書生。
一直到了約二十歲畢業時,我都是偏瘦削,那時開始覺得身型瘦都幾好吖,穿衣服又較好看,漸漸對自己外表都增加了不少信心。
基因論調
有人說「食極唔肥」是一種基因,據說擁有這種基因的人,就算到年老都不會太長肉的。我原本都以為這理論是對,事實上,真的有些人成世大吃大喝都不會肥,但是並非全部人是這樣。或者,你看見我現在的身型,定會覺得我是擁有這種「食極唔肥」基因的人,那麼你只是估中一半,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,「食極唔肥」這個魔咒在我廿多歲時已開始失效了。
廿來歲時,開始返朝九晚六的工作,大部份時間都在辦公室內坐,甚少外出,有時連午飯都在公司內吃,然後來個小睡。放工後,又甚少做運動,於是開始出現小肚腩。幸好地,當年未懂飲酒,又不是太熱切地追求美食,所以還可以控制得到,未至於失控地讓肚腩嚴重脹大。
性格使然

許,令我不易致肥的原因,不是什麼基因,而是自律的性格,我做任何事都不會過火,飲食方面亦如是。
我其實並不太好零食,自己甚少主動買來吃,人家請我吃薯片,都只會吃些少,然後推說「怕熱氣呀」,而停止再吃。話時話,「熱氣」好多時並不是藉口,真的會令我生暗瘡、咳嗽等等,總之一想到又會病又會唔靚仔,就自然會減少吃零食。
少甜少奶少冰
另一樣較少吃的食物是甜品,我雖然未至少戒吃,但大部份時間對待甜品都是採取淺嚐的態度,就算去吃自助餐,甜品的比重都明顯較少,最多只吃三數件。雖然都算是一位寫了過千篇食評的飲食博客,郤好像想不起那一篇是專門講甜品店的大作,所以我真的不能當甜品專家。從另一角度看,這樣也好,或者可以立志當一位教人食極唔肥的專家吧。

除此之外,近年飲咖啡亦極少加奶,也只會加極少的糖,早上通常都飲一杯黑咖啡,據說黑咖啡可以消消早上的面腫喎。其實我並不是為了這個原因飲黑咖啡的,只不過是單純的不想飲奶罷了。至少凍飲,則要求盡量少冰,甚至走冰,亦即是盡量少叫凍飲咯。
啊,差點忘記了一樣,就是飲酒呢。酒都是一種致命的增肥物品,超多糖份的。但是我都幾鍾意飲酒,怎能戒呢? 唯有量力而飲,我亦甚少一口氣「乾杯」,所以一向甚少飲醉。
說了這麼多,大家定會認為我是個極度節制的人,好像所有東西都「就住就住」。這個什麼都適量又少量的人,可能在某些人眼中是個大悶蛋,都唔好玩嘅。
從另一角度睇,就是因為想長玩長有,才需要節制自己,飲和食都不能過量。我還想六十歲後繼續寫食評的,試問又怎能不注意自己的健康呢。
當然,運動都是幫助人達到食極唔肥的重要一環,留待下一篇再談吧。 相關文章: 【吃破世情】飲食與馬拉松
延伸閱讀: 色胺酸
如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記得買本書支持小弟呀!
Kelvin Leung 新書《吃破世情》即日起,在誠品、三聯、商務、天地及其他書店有售,
Instagram: kelvinyfl
YouTube: Kelvin Leung
Telegram Channel: Kelvin Leung 梁逸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