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過50年歷史的荃灣南豐紗廠活化後,去年12月重開,迅即成為打卡勝地。我對香港的活化工廈其實沒太大期望,但是都想去看個究竟。與其說這篇文是藝術遊記,不如說是純粹分享以個人主觀角度的攝影遊記,還來得較為貼切!
點樣去?
我並不太熟悉荃灣,最直接當然是搭地鐵去,又因為地點較近愉景新城,最好就在港鐵A3出口,直頭經行人天橋先步行去愉景新城(D·PARK),於商場連接的露天行人天橋走過去對面的工廠區,南豐紗廠就在位於該列工廈之中。
門口
南豐紗廠有兩個門口,後面(出口)就靠近愉景新城。
來訪時是年初四,只見這邊門外掛著仿如舊時酒樓和戲棚的大牌,很有新年氣氛得來也不覺得太娘。
正門其實在另一邊,那邊才是文青們的打卡勝地!
工廈曾是紡織廠,仍保留舊有地標性的牆身。但是,紗廠早於活化前 (2008年)已停止紡織廠的運作,而改為貨倉,直至2014年才啟動活化計劃。
地下有一系列的壁畫,我來時幸好沒有人在拍照,便可以影到全貌。到我走的時候,已經見到頗多龍友和「女神」(唔…?!)在擺Pose拍照。
工廠情懷
我都算是曾經在工業界工作過,亦試過在有工廠的工廈上班,當見過真正的工廠,又看過真正的生產線後,便感到現在這活化工廈群已經不能令人聯想到傳統工業了。
現時的南豐紗廠原本是三座獨立的工廈,現在將幾幢連在一起成為建築群,感覺是歸一了,但郤是太有規劃般,風格跟中環PMQ相似,或者當是一座商場或數碼港之類的共享大樓也可以說得通。
好在還有些工廠的元素,例如用作滅火的太平桶、鐵閘等,以及提醒工人要「安全至上」的標記。
限時展覽
新年來到,除了門口的大囍牌外,還有砌成一隻隻紅豬仔的大型裝置。
由現在至3月3日,都有「阿虫的算術人生路」作品展,是阿虫離世後(2018年離世)首個大型展覽。
阿虫原來曾經於五十年代在南豐紗廠當學徙,因此而跟這裡建立緣份。
雖然主題是「算術人生」,但從作品之中,可以看出阿虫並非一個凡事計算到盡的人,觀眾可從中反思簡單才是快樂的人生道理。
店舖方面
紗廠其實在去年12月(兩個月前)才正式開張,很多舖位暫時還是吉的,加上我來得比較早,又是新正頭,見到有些賣紡織製品及設計精品的店子,但還未開門。
郤有不少餐飲店已開!
地下門口有賣麵的「大光燈」及賣甜品的「茂一茂」。
樓上一、二樓則有幾間咖啡店、茶飲店等。
這間「查篤撐Café」相信已成為拍照熱門景點。
我就去過另一間位於一樓的咖啡店「Retold Coffee.Tea.Spirits」,喝了杯Piccolo Latte。店內當時甚少人,令我感到十分恬靜,在此靜靜地飲杯咖啡著實不錯。
平台公園
紗廠內有兩處露天平台。
二樓主要用作紗廠耕地,據講會出租給大眾作有機耕作用途。
三樓公園可當作是公眾休憩空間!
一邊望著其他工廈,或者在此才覺得自己處身工廠區。
另一邊則向著山景!
這幅壁畫顯示出香港的紡織及製衣業歷史,現在香港的工業已所剩無幾了,除了畫幅畫出來外,還有什麼可以展覽呢?
後記/感想:
作為活化建築群,南豐紗廠的規劃是做得幾足夠,但略嫌做得太多,給人一種太現代化的感覺,反而減低了古舊的氣息。如果作為文青勝地或藝術及創意工業營運地點的話,這裡還是像樣的。
但是,若果要來探究香港工業歷史,或想了解舊時工廠的運作各樣,那就很難在此找到答案。我明白的,要考慮營運成本效益,而非要做博物館嘛,這種做法是好自然的。只不過,我其實一廂情願地想要一座博物館多些囉。
南豐紗廠
地址: 新界荃灣白田壩街45號
開放時間: 10:00 – 22:00
官網: http://www.themills.com.hk/
交通: 港鐵荃灣站A3出口步行約12至15分鐘
Google Maps地點:
Kelvin Leung 新書《吃破世情》即日起,在三聯、商務、天地及各書局有售,
同時可以在博學出版社的網上書店購物,請Click入以下圖片查看及選購啦!

Instagram: kelvinyfl
YouTube: Kelvin Leung
- 只排咗十分鐘就買到人氣法式布甸包 @油麻地嘉多利麵包餅店(嘉多娜)
- 【生日飯】大叔入花叢 之 只要你唔尷尬,尷尬就係人地 @Giovanni Pina (北角匯)
- 【西九文化區】M+博物館內的海南雞飯 @ADD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