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隔差不多五年,終於可以再訪京都,到埗後的第一碗拉麵就相當有睇頭,選擇這間位於河原町的「麺屋猪一」,首先是因為地點就腳,在四條河原町站附近,另一重大吸引之處是該店連續幾年拿了米芝蓮必比登推介,在Google和Tabelog都相當高分,於是決定找了個平日的早上去吃。
分類: 飲食
餐廳、食譜、食品、美酒
每次來到西環都好似有點不同樣貌,好在有些店舖仍在,像這次重訪的Shoreditch,開業約七八年,依然於堅尼地城健在,記得初認識這間英國菜餐廳時,對面的Golden Scene戲院都未開,現時電影業開始復蘇,在餐廳內都望到不少人走入去睇戲。
是晚到訪的料理店「鮨婷」今年二月才開業,位於灣仔地舖,門面有點隱蔽,有返咁上下年紀的話,我話是杜老誌附近或佳寧娜對面,應該知在哪裡的。
灣仔香港藝術中心曾幾何時都是我常去的地方,但近幾年已經鮮踏足了,記得藝術中心六樓以前是意大利餐廳Assaggio Trattoria Italiana,意粉做得不錯的,但年前已結業了,同集團去年在同地點開了間素食餐廳JAJA,主打西式Fusion素食,當然最大賣點是全間餐廳都滿是粉紅花花和毛布仔,顯然為吸引女生而設。
經過三年的寒冬,今年立春之後,似乎真的春回大地,終於有明顯的復常跡象,以個人而言,在疫情期間,有些朋友和餐廳都沒有見過面,但二月開始我就不停在說「好耐冇見」,包括今次晚飯的朋友和地點。旺角帝京酒店三樓這地方英文名仍然是Lion Rock,但去年起中文名就由「獅子樓」改為「獅房菜」,主打新派中式的廚師發辦套餐,依然是由江肇祺師傅領軍。
Poke Bowl即夏威夷魚生蓋飯,是近年在香港常見的食品,其實並非新事物,是夏威夷經典食品,有百多年歷史,據說是源於當地漁民將漁獲得來的海產,連同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切成粒來進食,漸漸又加入各種不同的醬汁及食材,便演變成現時常見的Poke Bowl。
本地越南菜館之中,「安南」屬於較高檔的精緻類別,幾間分店都去過,其中最喜愛還是銅鑼灣利園那間,店舖最近由利園一期搬到二期,就當試新店般去嚐嚐越南味道。
清湯腩都算是其中一樣香港本地人的美食,我都頗喜愛,間中都會幫襯不同的店舖,但近幾年就似乎好難遇到超好吃的清湯腩,大埔群記算幾好但可惜執咗,中環九記好耐冇去,不知現時水準如何。旺角這間傳承清湯腩專家開業約一年,近幾個月成為不少網上Channel追捧之人氣店,我並非只為跟風,而是真的想看看是否會令自己喜愛。
生活終於復常了! 去年農曆新年因疫情而禁了晚市堂食,又因去年初自己行動不便,莫說是團年飯或春茗,新年跟大部份朋友都被迫暫時斷絕來往,今年總算可以真正過年。尖沙咀海港城太子酒店內這間SAVVY,就是前年的年底開業的,當時不能趁新開張時來訪,幸好人仍健在,相隔一年後,就趁年晚在此來個差不多十人的團年聚會,重拾一些久違了的大型聚餐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