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隔三個月,又來到灣仔和昌飯店,皆因有新廚上場,便來試新菜,上次來是慶中菜,今次臨近冬至,天氣又轉冷,就提早過冬。
標籤: 粵菜
相信有返咁上下年紀的香港人,都知道灣仔和昌大押在哪裡,這幢四層高的百年歷史古蹟唐樓以往都經營過不少類型的商店,例如傢俬店、酒吧等,還記得幾年前來過吃西餐及飲過酒,只是反而沒有中菜。和昌大押去年再度翻新,今年初重開後,一至二樓變成高級粵菜館「和昌飯店」,更貼近這幢唐樓的原本用途。
中菜要夠人多才可試足菜式,飯局不求多,只求精,現時每個月如果有一餐有睇頭的晚宴,已經心滿意足了。一月份就試了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的粵菜新店「悅」,吃了多道精緻的手工菜。
以往甚少留意Restaurant Week 「香港餐廳週」的活動,近期多了約朋友吃飯,才碰巧見到該活動的宣傳,看看今年夏季的餐廳週列表,不乏米芝蓮級數餐廳,而且用大約百幾兩百就吃到高級餐廳的午餐,又真的幾令人心動的。米芝蓮一星「逸東軒」亦參與今次的夏季Restaurant Week,還特別為此次活動推出了每位HK$198加一的套餐,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這間,並相約了朋友一同去吃。
「如」字頭當然是指如心酒店集團,「如」並非新開業的店,以前叫「如粵滬中菜廳」,我去年都來過飲茶,改名後更改為粵菜為主,今次是改名首次到訪,特地來吃一些招牌小菜。
張愛玲是華文作家的傳奇人物,2020年是她的百歲誕辰,旺角帝京酒店粵菜廳帝京軒再次特別以其作品及一生經歷為主軸,炮製一系列名為「愛玲宴」的小小菜。
近年來,食客每想起六國的粵軒,都會想起招牌的黯然銷魂飯,連總廚馬師傅都驚訝點解枱枱都食叉燒,其實除了叉燒外,粵軒的點心亦有水準。這晚來到郤並非吃燒味或點心,而是馬師傅為我們炮製龍蝦入饌的小菜。
好多年沒有去中環的翠亨邨,以往去吃中菜都是一圍大枱的,這晚來個細細局的四人飯局,吃的都是養生滋潤的小菜,正符合我想調節心態之目的。
鏞鏞·藝嚐館是中環鏞記家族第三代經營的粵菜館,其概念是將傳統菜式加入新年代的元素,放在充滿西方藝術感的K11 Musea商場,賣的除了是創意中菜,還有藝術氣氛和維港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