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角區以往給人的感覺是比較平民和老派,自從幾年前開設大型商場後,陸續又有不少高檔的餐廳進駐附近,像今次到訪的這間法日式餐廳Le Bec Fin,就在北角匯商場附近,走高檔的Fine dining路線。
標籤: Fusion
雖然說食物一向都有時令季節,例如秋季就會食蟹,但跟隨時令對我這類有點反叛的人來說,未免太悶,例如有時會問點解11點後沒有早餐,點解早上不能食蛋糕等等。其實上海都有些全年供應蟹粉的食店,但香港就少見。好在有人肯打破常規思考,像這間位於K11 Musea的上三兩Sexy Crab那樣,全天候都吃到蟹粉,還可以配花雕,那就方便我這類不守規矩的人。
旺角帝京酒店幾間餐廳之中,個人最喜愛是三樓的Lion Rock,除了因為面對獅子出的景色外,他們在菜單上亦不斷求變,以前吃過Wine pairing dinner及日式的Omakase套餐都教我難忘,今期的「獅房菜」更極為刁鑽,無論在菜式創意和食材運用上,甚至連菜名都好講究,是近期吃過最絕的一餐晚宴。
中環的Arbor由兩年前剛剛開業時,已給飲食界一種印象,就是準備攞米芝蓮的星的模樣。果然,當時不足一年已獲得一星,去年更上一層樓,成為二星餐廳,今年又會否再下一城呢?
記得幾年前去過位於觀塘商廈內的BriKetenia,能夠在工業區吃到精緻的法國菜,令我印象難忘。BriKetenia去年底靜悄悄地搬了過海,位置剛好在觀塘碼頭對面的北角碼頭北角匯商場,當然要第一時間來看看水準如何呢!
酒店名稱改了,但餐廳名沒有變,The Farmhouse依然供應自助餐,但頂樓的Cruise就由扒房變身為主打亞洲菜的酒吧餐廳了。
幾年去過西灣河蘇豪東的Gitone梓桐堂吃私房中菜,最記得他們的每件餐具都好有藝術感,皆因餐館老闆李梓良先生是陶瓷藝術家,很多餐具都由他親手製造的。李先生今年再下一城,於尖沙咀東部新地標K11 Musea開了間賣Fusion西餐的Lilium by Gitone,不問而知,餐廳內必定有陶瓷藝術元素在內吧!
從網媒上得知旺角有間主打Fusion泰菜的Morokok,摩洛哥和泰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,Morocco又加上Mongkok,看似幾獨特,於是便趁週末來試試,看看Mix成怎樣。
灣仔的日月星街早已是自成一角的小區,這小區內的食店都經常有變動,又經常有新店。這間位於日街盡頭的「ROOTS」,就是新近遷入的成員,餐廳曾於PMQ Taste Kitchen開業過一段時間,今年初搬來灣仔新址。
尖沙咀美麗華廣場The Mira Hong Kong在酒店三樓及五樓舉行Pop-Up Exhibition,五樓的餐廳WHISK亦提供跟展覽作品相關的六道菜藝術套餐,做到4月27日(展覽則至到4月22日),將藝術氣質延長一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