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飛叔」做Blogger都超過十年了,談不上好成功,但期間確實累積到不少人生閱歷,值得跟年輕一輩的朋友分享我的寫作路程。早前就獲一間本地慈善機構「香港愛心連結」的邀請,做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拍攝。
生活終於復常了! 去年農曆新年因疫情而禁了晚市堂食,又因去年初自己行動不便,莫說是團年飯或春茗,新年跟大部份朋友都被迫暫時斷絕來往,今年總算可以真正過年。尖沙咀海港城太子酒店內這間SAVVY,就是前年的年底開業的,當時不能趁新開張時來訪,幸好人仍健在,相隔一年後,就趁年晚在此來個差不多十人的團年聚會,重拾一些久違了的大型聚餐感覺。
你鍾意過農曆年嗎? 老實說,我就不太喜歡,由細到大都沒有真的愛上過年,但其實又未至於極度討厭,只不過是「過年」這個活動總是給我一種很悶很麻煩,有時又會令我尷尬的感覺。
「斷捨離」對現今都市人來說,就像減肥一樣,是一件終生事業,永遠都好想清理,但又永遠都清不完,皆因有些東西點都不捨得掉,就算在年近歲晚大掃除時,都只清理物件上的塵埃,而真正要丟棄的東西,郤仍然留在家。
去年十月初到訪過灣仔的大阪風日本料理OZAKAYA,吃了個非常不錯的午餐,那時已知餐廳有個晚市Tasting menu,並說一定要再來吃,相隔三個月,終於都可以重訪,今次就吃了個十道菜的嚐鮮套餐,非常豐盛。
執筆之時,香港人還未可用自由行形式去台灣旅行,唯有在港吃台菜煲台劇,此間位於銅鑼灣V Point的台灣菜館,除了一片粉紅色系的獨特格調環境外,還推出限定的梅酒台菜配酒宴,配搭上有心思。
源自名古屋的傳統平民咖啡連鎖店KOMEDA’S Coffee,在日本好多個城市都有分店,去年終於來到香港,首間分店在紅磡黃埔AEON Style內,相比我早幾年去過的日本橫濱分店,黃埔店的水準並不失色,又令勾起了我的日本旅遊回憶。
一到冬天,就自然好想去打邊爐,平時常光顧去打邊爐的地點好多,酒店中菜廳打邊爐就比較少見,尖沙咀金域假日酒店龍苑中菜廳最近推出「滾住食」火鍋套餐,價錢以每位計,套餐賣點是海陸拼盤,另有任食配料選擇。
人生像流體畫流動的顏料一樣,充滿著未知數,你以為自己可操縱到,又往往驚喜重重,這次再到訪梵高爸爸心靈藝術學院,來一次流體畫的體驗,過程令我感覺很自在,並啟發到一些人生智慧,又達到減壓的療癒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