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評:La La Land (星聲夢裡人) – 將歌舞片注入時代活力

Loading

La La Land》 (港譯:星聲夢裡人)未正式上映時,睇過的朋友包括影評人,都幾乎一面倒地讚好,究竟一部以歌舞為賣點的電影何以得到那麼大的迴響?完場後,令我有感覺的不只是連場歌舞和爵士音樂,而是一些關於追夢的事,雖然說的訊息只是點到即止,都總算有一些感情帶離戲院。

大家應該睇過好多荷里活式的歌舞片吧!從五十至七十年代,經典多不勝數,《萬花嬉春》(Singing In The Rain)、《仙樂飄飄處處聞》(The Sound of Music)、《夢斷城西》(West Side Story),《油脂》(Grease)等等,以至近年的《芝加哥》(Chicago)等,都有很多共同點,例如主角們會無啦啦歌唱,對白會唱出來,路人們又忽然變成伴舞者。雖然劇情大都不會有太大驚喜,但總是熱熱鬧鬧,開開心心的,所以我一直喜歡看這類歌舞片。

《La La Land》都有上述提及舊戲的影子,但導演Damien Chazella拍過描寫豉手的極度熱血的《鼓動真我》(Whiplash),又怎會安份地拍部普通的懷舊歌舞片呢!正如戲中John Legend所說,傳統古老的爵士樂已經步入晚年了,戲中的舊戲院也要結業,要承傳文化,何不將之注入新活力,以吸引更多年輕樂迷呢。導演就聰明地用六十年代的歌舞片做包裝,故事背景卻是現在,不過,女主角郤又喜愛舊戲的Poster。故事首尾的字幕編排和中間的轉折位用回六十年代的手法,如果睇開荷里活電影多年的話,定會感到十分有趣。這部戲可以説是向舊歌舞片致敬,亦可當一部Cult片來看,而且是華麗細緻地Cult。

男女主角Ryan GoslingEmma Stone在山坡上跳踢躂舞(A Lovely Night)一幕,已成為經典了。兩人的歌唱和舞技其實並不算特別出色,跟舊時歌舞片的演員不能相提並論,只靠拍攝手法搭夠。電影的歌舞戲份適中而不算突兀,後半部份更是較少歌舞而較多對白,平衡了音樂和劇情的比重。

演技方面,Ryan Gosling礙於角色所限,發揮得只算可以。反而女主角Emma Stone飾演的Mia,因角色起落反差較大,加上多內心戲,她掌握得亦很準確,相信這部會是她的捧奬作品。

夢想跟現實 總會有出入

電影除了講關於爵士樂和演藝事業外,亦是一部關於追夢的戲。男主角Ryan Gosling 飾演愛鬰鬱不得志的爵士樂鋼琴手,一直夢想開一間爵士樂酒吧。而女主角Emma Stone則不斷地去電影公司試鏡,渴望成為真正的演員。兩個失意的人走在一起,以為可以共同追夢,可惜事與願違。電影的歌舞場面雖然拍得夢幻,但當音樂停了時,卻要主角返回現實。正是「你快樂過生活,我拼命去生存」,你要理想,就要放棄愛情。有一種感情關係叫做只能共患難,不能共富貴,就是這種。

我反而喜歡這戲的結局,因為夠現實,而且也拍得含蓄,以同一段音樂來表達一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,是最完美呼應的做法,雖然這部戲也並非完美,試問哪有戲或人生是完美的呢!


請關注Facebook專頁:  YFL 生活博客 

Instagram: kelvinyfl
Instagram

對「影評:La La Land (星聲夢裡人) – 將歌舞片注入時代活力」的想法

新增回應